搜索

胡晓舟:潜伏深海,他是无声的制胜霹雳

来源:中国军网编辑:杨晶责任编辑:杨晶2021-08-07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胡晓舟:潜伏深海 他是无声的制胜霹雳

■中国军网记者 李晨 郑欣宇 特约记者 董满 杨景聪 山森淼

胡晓舟打球像打仗。

决赛上半场,胡晓舟旧伤复发没能上场,队员们频繁失误,场面从胶着变为被动。

胡晓舟忍着疼痛站在了场上,队伍有了主心骨。对手红了眼,开始凶猛拼抢。胡晓舟被一次次撞倒,又一次次站起,连进三球,逆转,夺冠。

“打仗和打球一样,头顶头、硬碰硬,就是不能让、不能退。”在“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参谋部教练艇长胡晓舟看来,“任何时候,坚韧的意志都要成为一种习惯。”

球场上如此,战场上更是如此。

一次远航任务中,潜艇在某陌生海域潜航时突然遭遇强跃层,密度变化太大,让潜艇一时失去控制。

“深度突然往下掉,这个时候我们就排水,刚排完没多久,潜艇猛地往上飘,此时注水,潜艇又往下掉……潜艇起起伏伏,姿态保持不住,一直在打舵。”胡晓舟详尽地描述,可见当时情况之棘手。

隐蔽,是潜艇作战最大的优势。在这片敏感的海域,上浮就意味着任务失败。此时,他的大脑里正进行着一场生死权衡——

水深也就100多米,在某个水深以上,水文条件稳定,但不利于隐蔽;以下,操纵操控困难,但是利于隐蔽。

该如何抉择?“我很坚定的想法,就是我要隐蔽。我可以容许有深度上的一些变化,但不能牺牲我的隐蔽性。”胡晓舟压低声音,眼神却异常笃定。

在拿到海域水文数据后,胡晓舟指挥潜艇快速下潜至强跃层下隐蔽。数小时后,潜艇成功驶出该海域,完成任务。

潜伏深海,危机四伏。进水、起火、失电、掉深、故障、敌情……胡晓舟的一次抉择、一个口令,都直接关乎着所有潜艇艇员的生死,关乎着一场战斗乃至整个战局的成败。在胡晓舟看来,敢于直面生死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源于千锤百炼的研究、磨合,直到将能力锻造到“像打机枪一样,无意识击发”。

潜艇作战海域广,要面对的海况也复杂多变。航海长出身的胡晓舟,把吃透海图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只要一有空,他就拿起笔把训练经历过的各种攻防科目一一复画。海图在胡晓舟眼里就是立体的、成体系的——“只有反复练习,水下作战态势才能随时浮现在脑海,看不见的战场也能看得见了。”

但一次“失手”,却给胡晓舟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那是一场自由机动、不预设背景的背靠背演练。演练中,两艘水面舰艇意图通过潜艇封锁的海区。为了探知舰艇的进入方向,胡晓舟和声呐技师在指挥舱里一起加强声呐搜索识别。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两艘舰艇的机动样式不再像以前那样有迹可循,而是“走得像麻花一样,潜艇声呐上就难以识别,分不出来目标。”

跨越崇山觅新迹。胡晓舟开始磨练自己对于未来战争的设计、把控能力,“真正的高手,都在设计挑战!”

很快,练兵的机会又来了。这次,潜艇要对抗的是三艘水面舰艇。

潜艇佯动,下潜之后连续做出几个假动作,虚晃一枪,从水面舰艇“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此时,舰艇此时仍未察觉,一边用潜用声呐搜索,一边像赶鸭子似的“搅浑”海面。

“水面舰艇会按你几节速来算你此时该在什么位置,再高速机动来搜你。”胡晓舟料到舰艇会如此,便尽早加大速度,等舰艇到达“预定”海区搜索时,潜艇早已在别处潜望。

高速机动时,双方都无法展开听测。胡晓舟决定赌一把,算准舰艇与潜艇的速度差、距离差,不断变速、变声、变向机动,让对方无法锁定目标,从而无法实现攻击。

“在战前设计战争,是每一个军人都要研究的方向。” 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大洋角力,让胡晓舟越练越清醒:“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宣示,无声胜有声。”

潜航大洋深处,胡晓舟用忠诚和制胜镌刻着下一道闪光航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