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0:09:18

《军报每天读》20180410

战友们、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是4月10日,星期二,欢迎收看今天的军报每天读。

为了向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思想,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摆脱贫困》英、法文版电子书于4月9日在亚马逊、Overdrive、易阅通、掌阅四家数字交易平台上线,面向国内外读者销售。《摆脱贫困》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个人著作,收录了他1988年至1990年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调研文章,共29篇。还收录有10张彩色照片,其中包括他在宁德工作期间的6张工作照片。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要内容,思想丰富深刻,文风生动亲切,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该书也是习近平同志在宁德两年艰苦工作的全面写照,体现了他扎根艰苦地区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深挚为民情怀。

太平洋西岸,南海之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盛大启幕。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世界瞩目“博鳌时间”。从传统渔业小镇到知名外交小镇,博鳌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习近平今年初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令人热血沸腾。40年风雨征程,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一分钟,26人走上工作岗位;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7.6万件快递;一分钟,333万元投入研究和试验;一分钟,“复兴号”前进5833米……每一分钟里展现的“中国速度”,折射40年来神州大地的历史性变迁。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世界期待,新时代的中国将如何擘画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主席将对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启示、世界意义和影响,以及在新的历史当口中国将如何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作出最权威的阐示。这传递出明确而积极的信号:中国以自身的开放推动亚洲的繁荣;以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动力。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9日就美国务院公告对台潜艇“营销核准证”回答了记者提问。吴谦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售台武器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一切形式的美台军事联系,停止一切形式的对台售武。中国军队有能力、有决心挫败一切分裂祖国的企图,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有人说,在西藏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武警西藏总队昌都支队特战一中队官兵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一片片乌紫的嘴唇、一缕缕稀疏的头发,是缺氧不缺精神的生动写照。多年来,中队坚持把重大任务和恶劣条件作为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大舞台,在艰难磨砺中砥砺血性,锤炼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今年3月下旬,中队参加总队组织的魔鬼周训练。每人负重30多公斤,经过17公里的高原徒步行军后,官兵们个个筋疲力尽,但休息不到5分钟,搬运伤员比武开始。官兵们迈开脚步,向前冲去……最终,中队5个小队参赛,4个小队获胜,完胜对手。战争年代,中队前辈敢打猛拼、屡战屡胜;和平时期,中队官兵逢比必赢、逢战必胜。中队连续6年在支队年度军事训练比武考核中夺得第一,11次参加各类重大军事演习并担当突击主力,在支队单兵专业课目比武中创造并保持10项训练纪录。

本期头版配发军报评论员文章《做红色传人 建强军新功》。文章说,“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特战一中队是强军兴军伟大事业催生的时代标杆,是强军兴军征途上涌现的先锋模范。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使命在肩,号角催征。我们必须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扎实搞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永葆初心本色、苦干强军事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不断书写强军兴军新篇章。

即日起,本报开设“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走进英雄部队”专栏,通过近距离感触一支支英雄部队,生动展现新时代部队官兵弘扬优良传统、投身强军实践的新气象新风采。本期文章《“我们都是‘神枪手’”》将带我们一起走进第79集团军某旅“神枪手四连”,敬请关注。

随着军队“脖子以下”改革的不断推进,部分干部由于编制所限被列为编余。作为部队改革调整期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编余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态备受各级关注。面对编余,他们是怎么看的、怎么干的?日前,第77集团军某旅对百余名编余干部的思想和工作状态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详细内容敬请关注本期“军营观察”版《面对编余,怎么看怎么干——对第77集团军某旅编余干部现状的调查》。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对于第80集团军某炮兵旅排长孟申来说,2018年的春天,却是心愿实现的季节。当看着自己的血顺着针管从右臂流出,再通过血液分离机从左臂流回,孟申想起的,是7年前在校园里种下的那个心愿。彼时,20岁的孟申是一名大二的国防生。在学校组织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活动中,他的血样进入了中华骨髓库,并种下一个心愿:“也许,我的血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您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初步成功,您是否愿意……”那天,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休假的孟申接到了部队驻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那头话还没说完,孟申已脱口而答:“我是军人,我愿意为他捐赠。”“病情如军情,一刻也不能耽误。”第二天一早,孟申便飞奔到医院,赶在周末之前进行了全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配型完全成功!”几天后,已回到部队的他得到确切消息:可以去济南配型!该旅党委一班人还特意为他找了一名陪护,批准他们“即刻出征”。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那天,粗针头闪着银光扎进他的血管,最艰难的时刻,孟申虚汗直冒,医生对他说忍不了可以中止,他平静地回答:“患者比我更痛苦,我不做逃兵。”整整3个小时后,采集结束。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和各界赞誉,卧床休息的他笑得腼腆又骄傲:“军民鱼水情,这就是血脉联系啊……”

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军报客户端和军报官方微博微信,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