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8:00

《军报每天读》20181002

战友们、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0月2日,星期二,欢迎收看今天的军报每天读。

首先来看要闻版消息。

戊戌金秋,共和国迎来69岁华诞。节日期间,广大官兵守护着祖国和平安宁,这是他们为共和国庆生的最好方式;训练执勤间隙,各部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祝福伟大祖国。从今天起,本报开设“与祖国同行”专栏,展现部队官兵欢庆节日、聚力强军,为国旗添彩、为军旗增辉的良好风貌。详细内容敬请关注要闻版文章《同升一面旗 共祝祖国好》。

金秋时节,陆军某师“平江起义团”团史馆一侧,一座功臣榜和冠军墙格外引人注目。该团建团9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64对老英模和训练标兵胜利“会师”。刚刚勇夺师“千人百项”比武两项冠军的侦察班长苏利生,从1995年全军大比武投弹冠军吴庆江手中接过“精武英雄”奖杯,他们共同面向老团长彭德怀元帅雕像报告:“从90年辉煌团史中汲取力量,勇当部队转型的‘领跑者’。”敬请关注要闻版文章《陆战新锐勇当转型“领跑者”》。

前不久,军委训练管理部发布消息,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全面展开:2018年10月1日起,按现行规定全军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2019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10月1日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第一天,解放军报记者在第79集团军某合成旅营区都有哪些见闻呢?敬请关注《晨曦中,嘹亮军号响彻军营》。

军号声声,永远回荡在军人的生活中,流淌在军人的血液中。因为这是一种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精神象征,更是英雄主义的奏鸣!本报配发短评《军号声声激荡热血忠诚》指出,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军号声仍是一种精神图腾式的存在,激扬的旋律,让每一天都充满仪式感、使命感;跃动的音符,让每个人都充盈着精气神、正能量。今天,强军兴军的号角响彻座座军营,伴随着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旭日,浴火重塑后的人民军队,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续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壮美篇章!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14.5万人汇聚的天安门广场,静得似乎连每个人自己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6时05分,随着高亢激越的升旗号角划破长空,观看国庆升国旗仪式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凝望天安门城楼的方向。96名解放军仪仗队队员组成的护旗方队,迈着正步威武行进而来。敬请关注要闻版消息《力量,在国旗下汇聚》。

近日,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与驻地政府联合举办“铭记-2018 烈士纪念日”活动,对47名烈士的骨灰进行入土安葬,以隆重的仪式来祭奠英雄,抚慰烈属。详细内容敬请关注本报军营观察版“烈士纪念日特别报道栏目”《埋骨青山,散葬烈士终于有了“家”》。

得知自己的“兵儿子”们——来自第72集团军某防空旅的10多名官兵,今天要来“上门认亲”,已过80高龄的沈爸爸一大早就开始张罗收拾。看到沈爸爸额头满是细细的汗珠,官兵们赶紧搀扶着他进屋歇歇。室外艳阳高照,这个家庭却冷冷清清,失去独子后,老两口已经习惯了这种孤寂。看到战士们一进屋就帮忙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沈爸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惆怅:以前国良探亲回来时,也是抢着干家务。看着眼前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沈爸爸感到自己的儿子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沈爸爸的儿子去了哪里?敬请关注军营观察版《为英雄,我们还能做得更多……》。

铭记烈士,勿忘烈属。如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正在全军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更要借势东风,深度发力,在崇尚英雄、缅怀英烈、灌注基因、培塑风骨上快走一步、走深一层,切实把烈士精神赓续传承好,真正做到融入血脉、根植骨髓,为实现强军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军营观察版配发文章《铭记历史,不负英魂》,敬请关注。

两栖作战,是两栖部队从海上发起,向海岸或岛礁实施兵力投送的进攻作战,是一种在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传统作战样式,也是一种时空跨度大、影响因素多、组织实施复杂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科技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战场环境的变化,战争实践和作战理论的牵引,现代两栖作战无论在作战理念、武器装备、战场空间,还是在作战方式、力量结构、作战指挥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期军事论坛版将为您带来《两栖作战,战争舞台的“长青树”》。

节目的最后关注一组图片消息

10月1日,武警江苏总队泰州支队官兵和姜堰区繁星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带着花束、贺卡以及蛋糕等礼物,看望104岁的老红军吴九成,听老英雄讲述战斗故事,欢度国庆。

当地时间10月1日,中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在营区举行多种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69周年。

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军报客户端和中国军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