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5:16

《军报每天读》20201008

战友们、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0月8日,星期四,欢迎收看今天的军报每天读。

演兵场上,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高级工程师陈冰又“牛”了一把——前不久的一场演练中,该旅导弹“发射”遇到技术难题,他当场连线中国工程院院士肖龙旭,借助专家团队的“远程会诊”,很快解决问题。翻开头版,我们来了解基层技术尖子是如何乘上院士专家团队“科研快车”的。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汉江阻击战打响,有一支连队配属步兵作战。该连官兵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在连长刘振华指挥下,在暴露的阵地上用直接瞄准的办法向敌人射击。战斗中,4名炮手负伤,1名炮手被弹片打穿肚子,依然咬着牙坚持装药包。在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激励下,参战官兵最终以猛烈的炮火,打退了敌人进攻……因勇猛顽强的表现,该连被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汉江逞雄”荣誉称号。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汉江逞雄”连。

10月7日清晨,第77集团军某旅二营组织战备机动演练。该营在做好收假收心教育基础上,迅速步入正规工作秩序,部队从“过节状态”转为“打仗姿态”。无独有偶。10月7日凌晨,火箭军某旅驻训分队组织了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战斗发射演练。节日期间,他们严格落实训练计划,持续抓好军事体育、车辆驾驶等各项训练,并对各作战单元展开随机抽检,同时成立督导小组,深入演训一线检查指导,确保部队状态“随时在线”。详情请关注本报。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源泉,军校研究生教育更是姓战、为战、研战、教战的主阵地。对于军队来说,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是院校与部队共同的事业和责任。陆军工程大学与西藏军区联手进行了有益尝试。敬请关注。

8月下旬,中部战区空军某旅侦察通信连班长郭高腾在驻训休息间隙,向战友分享自己的抗洪经历。前不久,他与战友奋战8个多小时,为受洪水困扰的群众筑起一道坚实防线。这期间,他手上磨出了泡、肩上磨破了皮、脖颈蹭出了血印,可他没有叫苦,他说:“为了群众安危,抗洪英雄高建成连生死都可以看淡,我这点伤又算什么。”翻开二版,我们来认识这位班长。

自1984年一期工程通车以来,在近两千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一代代武警官兵默默守护着这条高原“生命线”。关角,天路必经之地——它在藏语中的意思为“登天的梯”。一进入关角山,就进入到氧气稀薄的高海拔地区。有“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之称的关角隧道,是人类在此留下的伟大印记。沿着青藏铁路,跟随“军营观察”记者,我们走近守护关角隧道的武警官兵,走近天路守护者,在抵达的脚步中感受坚守的意义。

滇西南雨林,雨雾升腾,湿热难耐。密林深处,一伙“暴恐分子”挟持人质正在逃窜。特战队员兵分两路,夹击追剿。一阵枪声过后,“暴恐分子”被悉数击毙,人质成功获救。这是武警云南总队某支队机动一中队实战化练兵的一幕景象。从一组练兵影像中,我们来感受他们的练兵热潮。

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军报客户端和中国军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