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47]英雄之火,薪火相传
[00:07.16]
[00:07.92]作者:张艺藐
[00:09.84]
[00:13.35]余海龙,是"黄继光连"的第3666名战士。
[00:18.14]65年前,上甘岭的火海刀山仍然历历在目,
[00:22.92]"老班长"黄继光用鲜血将"不怕死"这三个字一笔一划地刻在连队的旗帜上。
[00:30.65]薪火相传,从上甘岭到荆楚大地,
[00:34.42]这把"英雄之火"传到了第37任指导员余海龙的手里。
[00:38.87](一)
[00:40.74]余海龙上任后的第一堂光荣传统课,就红了脸。
[00:45.66]他自认为讲得不错,官兵们却反应平平。
[00:49.37]事后,一名老兵悄悄告诉他:
[00:51.99]课上的内容好多都听过了,而且黄继光是左大腿被打断,不是右腿。
[00:58.77]听了这话,余海龙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01:02.59]原本是来讲课的,反倒被上了一课。
[01:06.86]来连队之前,有关系要好的战友对他说,
[01:10.36]放心去吧,六连的兵都是尖子,素质高,好带。
[01:15.42]这回他是领略到了,素质高,是真的高;带,是真的不好带。
[01:22.49]思来想去,这传承"英雄之火"的第一把,余海龙选择烧在了自己的身上。
[01:29.37]夏季,早上4点多,天还没亮,余海龙就起床了,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
[01:36.70]余海龙在天亮前要做两件事,一件是翻开书本,按计划学习;
[01:42.18]另一件是站天亮之前的最后一班哨。
[01:46.05]刚上任时被上的"第一课"还历历在目,他明白只有"懂理"才能"讲理",
[01:52.99]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就换种方式,当"大理论"的"翻译员"。
[01:58.55]几年下来,20余本讲话读本及相关书籍画满了学习痕迹,
[02:04.18]先后撰写体会文章30余篇,参加空军组织的理论宣讲10余场次。
[02:10.72]可是,这还不够。
[02:13.17]2015年初,余海龙参加了原师里组织的"四会"教练员比武,
[02:18.34]同200余名营连主官同台竞技,不曾想,他一路过关斩将,拿到全师第一!
[02:22.37]这个比武很少有政治主官参加,拿第一更是罕见。
[02:32.71]传承是什么?
[02:34.68]余海龙先在自己身上试了试,
[02:36.96]这团"英雄之火"越烧越旺,也照亮了"黄继光连"。
[02:39.48](二)
[02:42.33]在六连采访,你随时能感受到备战的氛围。
[02:45.85]夜间就寝,睡上铺的战士鞋尖统一朝里、下铺战士鞋尖统一朝外,
[02:52.33]衣物按照帽子、腰带、上衣、裤子的顺序,依次向上叠放,
[02:57.25]战士闻令便能迅速着衣。
[03:01.33]2008年汶川大地震,15位空降兵在"三无"条件下从5000米高空奋不顾身一跳,
[03:08.28]这是一次"自杀式"伞降,那道关于生与死的选择题永远只有一个答案。
[03:13.96]时隔9年,这个答案依然没变。
[03:17.38]2015年7月,军委临机战备拉动的号角吹响,连队闻令而动。
[03:22.03]连长刘堃一声令下,
[03:26.00]数箱未开封的实弹被抬了出来,军械员有条不紊地分配弹药。
[03:31.02]拂晓刚过,踏着星辉,六连官兵踏上征程。
[03:35.70]机动3000多公里,连续作战52小时,"三无"条件下实施全装携弹实跳。
[03:42.19]余海龙又是第一个跳出机舱,
[03:46.76]着陆后,带领官兵们义无反顾,地面鏖战4个多小时,
[03:50.88]最终率先破袭预定目标,出色完成机场夺控任务。
[03:54.18](三)
[03:56.46]空降兵区别于其他兵种的最大特色是"超越地面障碍"的突击力量。
[04:02.04]"超越"二字,也是支撑这股"英雄之火"生生不息的力量。
[04:07.34]未来,对于每个六连人都是新的。
[04:10.61]眼下已经立秋,余海龙培育的"英雄传人"也一个个"成熟"了。
[04:16.99]走上连队三楼,走廊尽头就是尖刀上的刀尖--"黄继光班"。
[04:22.51]这个班与其他的班不一样,多了两张床,
[04:26.23]至今仍保持着"老班长"黄继光的床铺,那是只属于"兵王"的位置。
[04:32.91]而这个流动性的床铺,
[04:36.02]那个2008年地震时举着"长大我要当空降兵"的男孩程强睡过两次。
[04:41.30]其中一次却让他辗转反侧,睡不踏实。
[04:45.42]程强体能好、有股聪明劲儿,身上自然有掩不住的张扬个性。
[04:50.94]在今年年初全师的一场比武中,程强从8000多人中脱颖而出闯进前8,
[04:57.97]指导员余海龙建议程强腿绑沙袋加强训练,
[05:02.14]可是程强却不愿意加训,还跟他拍胸脯保证
[05:06.81]"放心吧,没问题!"结果掉以轻心,输给了新兵,只拿了第四。
[05:13.63]余海龙摸准了程强的脾气,知道这类兵哄不得、得用激将法。
[05:19.21]于是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直接让他搬到"老班长"的上铺睡一晚。
[05:24.98]"本来属于'兵王'的位置,结果睡了个第四,肯定睡不好",
[05:30.40]为了一雪前耻,就在7月份刚刚结束的全旅山地越野10公里跑的比武中,
[05:35.72]程强一举夺冠。
[05:40.03]李鹏超是"黄继光班"的第37任班长,也是提干保送对象,
[05:44.51]即将离开六连赶往陆军特种学院报道。
[05:48.62]从5月中旬开始备考,到7月20日收到录取通知消息,
[05:53.78]他被余海龙整整"监控"了近两个月。
[05:57.28]从早上到凌晨一两点,学习,只有学习。
[06:01.74]结果,他以超出录取分数线130分的高分被顺利录取。
[06:08.55]六连走出去的无孬兵。
[06:10.88]二等功3人,三等功10人,
[06:14.70]全军优秀人才二等奖1人,
[06:16.55]27人被师(旅)以上评为训练标兵。
[06:20.75]这,就是今日的"黄继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