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主持人: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地震,这场地震造成了很多人的伤亡,波及了大半个中国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当时有186个县市受灾,近7万人失去生命,37万人受伤,17000多人失踪。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但是对于解放军302医院的很多医护人员来说,2008年的这个护士节并不平安。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有三位嘉宾,他们是当年奔赴一线参与抗震救灾的解放军302医院医疗队和防治队的队员代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时任抗震救灾防治队队员范振平,现在是干部医疗保健中心副主任。

范振平:各位网友,各位战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时任抗震救灾防治队队员孙娟,现在是新生儿科护士长,在汶川地震8周年时候她曾经做了回访,同时她也参与了援塞抗埃的任务。

孙娟: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时任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张昕,现在是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治医师,参加过海地救援,援塞抗埃。就在前不久他前往成都参加汶川地震十周年总结研讨会,欢迎。

张昕:亲爱的战友们,各位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欢迎三位做客我们的演播室,首先我想问一下孙护士长,5.12国际护士节您肯定过过不少,但是2008年的这样一个护士节,肯定很难忘吧?

孙娟:是的,2008年的护士节可以说是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我还是感染科的一个普通护士,那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我们医院也刚刚举办完纪念护士节的活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和同事陆陆续续的进到病房换工作服准备工作。地震的一分多的时间里,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一直到进了病房以后,有些患者还有家属就开始问我们,刚才是不是地震了?你们知道吗?随后我们就看到电视里开始播放相关的新闻。我们才知道,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

主持人:现在回想起来也是非常难忘的。

孙娟:对。

主持人:当时很多细节也能很清楚的给我们讲述出来。

孙娟:历历在目。

主持人:范主任,我从媒体和各个渠道都了解到咱们医院在第一时间的反应是非常迅速,而且很科学?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节。

范振平:是的,5.12地震发生后,院党委立即召开常委会,启动暂时工作机制和紧急预案,召集应急医疗队员,把战备库的药品全部补充完善。我院接到上级命令之后,又立即召开常委扩大会,下达筹组命令,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抗震救灾的应用物资备齐装车,5月14日中午,也就是地震发生48小时之后,第一批医疗队员30人从南苑机场出发,奔赴了四川的彭州。 5月18日,应灾区的要求,医院又火速调配防疫车、救护车空运到灾区,并且派出了5人运输分队。 5月21日医院第三批由33人组成的防治队抵达了成都,并火速奔赴汶川、什邡和北川三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主持人:听的出来,当时咱们的反应之迅速,统筹之科学,为咱们救灾保障做了很大的贡献。

范振平:是的。

主持人:张医师我知道您是医疗队的队员,也是最早一批到达一线的队员之一,当时的情景您肯定忘不了。

张昕:灾情来的非常突然,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个任务和命令并不突然。因为作为总部直接掌握的应急机动卫勤力量,我们医院常年保持着非常高的战备水平和训练水平。所以说地震一发生,我们主要的骨干应急医疗队队员,就已经在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的情况下,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知道发生这样大的自然灾害,我们这种总部级别的应急机动力量一定会上,只不过是什么时候上,上多少人的问题。

5月14日那天早晨我印象非常深,早晨8点钟是我们每天正常医生、护士交班的时间。刚开始交班,值班护士就进来说主任请出来接电话,然后没过一分钟又把护士长叫出去,然后紧接着第三个叫到的是我,当时听到叫我名字的时候,我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我们从接到行动的命令,到所有人员筹组完毕,物资装车,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没有平时严格的训练和高度的战备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主持人:您本人我知道是参加过非典的战备和保障。

张昕:非典的时候我当时是在临床见习的医院参加了一些工作。

主持人:当时是派出了一支医疗队,六支防治队,这样的一种安排是综合了哪些考虑?

张昕:主要是根据灾情时刻的变化和伤情的变化进行安排的。我们都知道在应急救援上面有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抢救生命最黄金的72小时,这么三个节点的概念。对于地震、泥石流等等这些大规模的物理性的自然灾害来讲,抢救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前面的72个小时,所以我们第一批医疗队在出发的时候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考量。第一批医疗队主要出动的是以野战外科为主的力量,我们希望的是到前方去以后,尽量多的抢救地震的伤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到5月20日以后,大规模的伤员已经基本上逐渐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于地震造成的社会秩序的紊乱,自然环境的破坏,生产生活秩序的破坏,和由地震所带来的大量的内科疾病以及潜在疫情风险。

主持人:可能发生大疫。

张昕:对,为了应对大灾之后可能发生大疫的隐患,我们医院党委及时的调整策略,在第二批派出的队伍里面重点加强了卫生防疫方面的力量,所以我们第二批派出的叫做防治队,既能防也能治。

主持人:当时孙护士长您是什么时候到达的一线?

孙娟:我是防治队汶川组的成员。其实我们出发是5月21日,但是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跋涉才到达汶川。其实当时从成都到汶川是90多公里,平常可能两三个小时就到了,但是因为当时汶川是震中,所以很多的道路已经被摧毁了。我们是用了三天两夜,绕行了八百多公里,而且还翻越了两座雪山才到达的目的地。我们一路上也是险象环生,这条路在当地的人嘴里一直叫做“死亡之路”。平常它就非常的危险,全是盘山路,也非常的狭窄。当时地震以后也有余震,而且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情况一直持续不断。走在这个路上,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面是特别深的峡谷,而且底下还有一个特别急的江水。一个不小心,可能就翻下去车毁人亡了。

所以一路上,运送我们的司机班长是小心翼翼的,他们是有一个人负责开车,另一个人在副驾驶负责观察山体有没有滑坡、塌方,有没有碎石落下来。

当时我们坐的是大卡车,我们全体队员是坐在卡车的后斗里,每个人头上都戴着一个钢盔。另外就是翻到夹金山的时候,海拔是4100多米,所以到了山顶的时候气温非常的低。我们当时因为穿着很薄的迷彩服,后来就把防寒服还有一些睡袋找出来裹在身上,但是也是起效很小,还是觉得很冷。而且到了高原上以后,很多的队员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疼、耳鸣、恶心这些症状。

好不容易翻下雪山来,后面的路应该顺利一些,但是其实后面还是很麻烦,因为从马尔康到汶川,最后两百多公里的路,这一路上塌方的地方很多,包括一些汽车的残骸都堵在路上,也有山体滑坡,一路也是很危险的。经历了很长时间,也经历了多波折,我们才到达目的地。

到目的地后,我们和运送我们的班长联系,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在返回的途中车被飞下来的石头砸掉了,还好人没有事。

主持人:范主任我们说起当时的情景,可能没有了解过这些细节的网友们觉得这些医疗队员和防治队员他们很酷、很光荣,有这么一个机会参与到抢险救灾当中,的确听完二位的叙述,还是可以感觉到当时的艰辛。

范振平:是的。

主持人:我也从媒体或者一些图片上看到我们医疗队和防治队的队员在接领这个任务之后,都会发一套标配的标识,就是咱们的袖标和胸牌。

范振平:是的。

范振平:当时第一批医疗队走的急,没有来得及做,但是我们防治队5月21日开始就已经有了。

孙娟:对,每一个队员都有。

主持人:上面写着“不忘人民养育恩,抗震救灾敢献身,牢记医院培养情,科学防疫筑忠诚”,袖标上写着302医院,上面一个红十字。

范振平: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场的图片,这是我们的现场图片,302医院。

主持人:我相信当时的灾民也好,或者抗震救灾的官兵也好,看到这样的一个标配,心里会多多少少踏实一些。范主任,您回忆起来当时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或者最艰苦的是什么情景?

范振平:我是5月21日参加的防治队,和孙娟护士长一起,她去了汶川,我去了北川。北川当时是受灾最严重的一个县城,周围道路破坏比较严重,我们除了完成日常的消杀灭防疫任务之外,还要保障一些周围居民的防疫安全。

有一天就接到任务说离北川县城,离我们营地大概有30公里的一个村子的猪圈大概有一百多头猪被淹死了。

主持人: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呢?

范振平:猪被淹死了,会引发各种传染病,造成大的疫情。但是当时条件真的有限,北川的道路破坏很严重,没有大型的汽车可以乘坐。

主持人:汽车到一定地方就走不了,必须徒步。

范振平:整个路上没有汽车,在山村里,开不了汽车,全部是徒步,下着雨,另外还要自己带干粮。最困难的是要背着防疫用的喷雾器,消毒筒。

主持人:我们今天也把实物带到现场,要带着干粮,背着这样的消毒筒。

范振平:对,穿着雨衣,然后还翻山越岭,主要是筒本身重,大概有四五斤重。

主持人:刚才我从边上拎过来的时候就感觉到它的分量了。

范振平:如果再加上水,消毒液什么的,有三十公斤重,再加上是夏天,气温比较高,走的路比较长。我们完成任务回来的时候,好多队员都虚脱了。

主持人:我可不可以现场体验一下,然后把我的体验告诉网友,材料是特质的塑料吗?请您辅助我一下。

范振平:是的,这样轻一些。

主持人:里面是要装满消毒液。

范振平:对,装满消毒液才能完成任务。

主持人:各位网友我现在背的是一个空的消毒筒,肩头已经感觉到一些分量了。现在我是不动的状态,刚才三位嘉宾说了,背着消毒筒和干粮要徒步行走20公里。而且作业的时候是在不停的走动,而且一直是背着。

范振平:对,还不是走平路,是走山路,而且路都是塌方的。

主持人:的确是,对体力来讲是一大考验,您刚才也说了很多队员都虚脱了。

范振平:对,充分体验到了蜀道难,感觉像走红军的长征路的感觉。红军的长征路,因为道路情况差不多,关键还背着这么重的消毒器材。

主持人:你们及时的介入,是不是对潜在的疫情起到了极大的控制。

范振平:是的。虽然我们觉得累,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主持人:我还从媒体上看到我们的医疗队和防治队不仅要参与繁重的工作,而还面临着余震,你们是不是也曾经历过?

范振平:是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工作人员是在田地住帐蓬,余震经常会有发生。一旦发生余震,山上滚石头,容易爆发泥石流,形成堰塞湖,如果处置不当会爆发洪水,随时把我们帐蓬冲走,这个危险性还是挺高的。尤其是我们长期在城市待着,一到晚上,地、床和帐蓬都在响,声音挺大,大家一开始还挺害怕的。

有一次发生余震的时候,我们去执行任务了,回来的时候一看路已经被山上掉下来的石头堵住了,大家都感到后怕。如果我们当时晚走十几分钟,说不定就被石头给砸中了。但是这个危险相对来说灾区的救灾官兵和灾区的群众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主持人:听范主任刚才说我想起来我看到的一个材料,孙护士长,当时为了防止余震造成人员的伤亡,我们在外面搭帐蓬,到夜里声音很大,危险性很大,很多女队员都是五六个抱在一起,彼此取暖鼓劲,有这事吗?

孙娟:因为我们也经历过一次余震,当时还没有到汶川,在路上,在一个公园里,因为也不敢在楼里面住,在一个公园里搭的帐蓬。公园底下都是雨水,因为有下雨,在泥地上搭的帐蓬。半夜的时候大家也不敢脱了衣服睡觉,穿着自己的迷彩服,只是把靴子脱了以后钻到睡袋里睡。到了半夜里,大概是12点多的时候,忽然感觉大地一阵晃,大家一下子就惊醒了然后就开始抱在一起赶紧往外跑,还是很吓人的,那是经历了第一次余震,后面也经历了很多,但是第一次是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害怕的。

主持人:张医师呢?现在回想起来你们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张昕:我们医疗队经历的最大困难应该是物资的短缺,因为当时咱们国家还没有空军的远程战略投送力量。现在我们知道咱们国家运-20已经成建制了,我们有了远程战略空军的投送力量。但是以前我们还是要依靠从俄罗斯进口的伊尔-76,而且只有那么几驾。当时往成都方向去的空运力量是非常非常紧张的,本来我们医院一个30人的野战外科以手术为主的力量,需要携带大量的野战外科的手术器材和大量的宿营器材,包括战救的耗材和药品,一个医疗队就需要一个飞机,但是由于运力过于紧张,最后我们是和309医院、304医院等等,四个医疗队合用了一个飞机,最后我们上飞机的时候没有办法,所有的重装备,野战手术器材和大量的耗材和药品都被清了下来,我们的生活物资,水、食品都被清了下来,为了保证尽可能的一到灾区就开展工作,每个队员的背囊里塞的最多的都是比较轻便的药品和包扎救护的器材。但是这样,一到灾区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我们自身的衣食住行的保障问题,第二个就是我们用什么来解决我们开展工作、救治伤病员。在最初的两个星期里,我们考虑的每天都是到哪里去搞物资。

主持人:有一句话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粮草跟不上了。

张昕:对。

主持人:你们当时在现场是怎么去解决的呢?

张昕:当时我们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第一个是看一看有没有一些地震灾区废弃的物资可以利用,当时为了搭建帐蓬,已经从震塌了的房子上面取了一些可以用的木材、钢铁的结构架子,用这些来搭建一些临时的遮蔽物,因为我们连帐蓬都没有。当地的村卫生室医生受伤了,房子塌了,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手术器械和基本药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开展业务。再加上我们后来有了自己的车辆,以及经上级请领后,到成都市进行一些采买和调拨,这样逐渐的丰富了我们的力量。

主持人:作为防治队的队员代表,你们二位回想起来,防治队当时的工作最大的难度在哪里?是怎么去克服的?

孙娟: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到了灾区以后,不管是进行医疗救治还是防治工作,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最大的困难还是生活上的困扰和不便。比如说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尤其是饮食用水还有洗澡、上厕所这些问题,都是很大的困扰。

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后勤补剂,我们的餐食是跟随炮兵团部队,战士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战士基本上就是野外的大铁锅做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夹生的米饭和白菜土豆。

另外野外做饭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昆虫,比如说苍蝇之类的混到饭菜里。一开始接受不了,可能这一顿饭看见虫子在里面就不吃了,但是后来发现每天都是这样,就习以为常了。到后来大家互相开玩笑,说昆虫都是高蛋白,没有关系的,扔出来以后接着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另外是洗澡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女队员,因为搭建帐蓬,整理物资,包括后来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要穿一些比较厚重的工作服或者隔离服,一天下来以后很多人的后背上都是出汗结成的盐霜。当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洗个澡,但是确实是没有洗澡的地方,也没有那个条件。我记得是我们到了汶川的第十天,附近的部队有了淋浴车,车上有可以洗澡的地方,我们跟人家要求完了以后,简简单单,急急忙忙的洗了一个澡。但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澡,我们洗完了都觉得那天就跟过年一样高兴。

主持人:的确,现在听起来您叙述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觉到你们的不易。我知道,很多医护人员在当地买了笔记本做工作的笔记,做一方面是为了排遣那种心情,同时也想把这次难忘的经历点滴记录下来,听说你们今天拿来了一本,让我们的网友看一下。

孙娟:是的,这个笔记本是当时护理组的护士长,她在当地买了一个小本子。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记录一下每天工作的情况,类似于工作的日志。

主持人:咱们节目之前我翻了翻,非常的细致。

孙娟:对,每天具体的做什么都有记录。

孙娟:我给大家简单的的念一念,比如说6月27日8点她记录的是她们几个人到达雁门1到6区灾民安置点指导卫生防疫工作,一共巡诊是5100人,发放了传染病手册10本,发放药品,消杀灭菌6万平米。每一个节点,她都记的很清楚。

主持人:像这样的节点很多,密密麻麻,两面记的都是。

孙娟:对,正面写完反面写。另外,她除了记录工作的情况以外,有些也是个人的体会和感想也会记录一下。这里面有一篇是写给她的儿子,就算一封信,我也给大家念一段。

她写道,亲爱的儿子你好吗?昨天妈妈才知道你病了,而且高烧了三天,爸爸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一直瞒着我。当我听到你生病的消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停的滚落。儿子,妈妈真的想你,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远在天边,此时此刻我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到你的身旁。

这是她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其中的一段。

主持人:可以体会到她当时的心情,责任在肩,同时自己又是一位母亲,又希望陪在儿子身边,心中的那份柔情,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

主持人:范主任我知道咱们302医院的医疗队和防治队到了前线,不仅要救治防疫灾民他们的健康,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障救灾部队他们的健康?

范振平:是的,抗震救灾部队有五个辖区,302防治队基本负责了四个,部队大概有13万人,我们辐射保障的范围大概有八万左右,压力挺重的。因为有302防治队在,就不能有疫情发生,我们要把防疫工作覆盖到每个角落,不留死角,为此防治队的专家还有队员编写了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防治手册,震后医院传染病防治指南,发放到每个战士手中。此外,我们还对灾区部队的战士、官兵进行健康宣教,还有防疫知识的培训。因为长期在抗震的一线,大家是身心倶疲,都是挺辛苦的,环境也不熟悉,好多人也出现心理问题,我们还进行一些心理辅导。

主持人:关于心理辅导这方面,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范振平:心理辅导,我们灾区的一线看到房屋倒塌,生灵涂炭,生命转身之间就消失了,大家作为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和抗震救灾一线的人员,大家心理的震撼肯定是有的。比如一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或者说情绪不稳,甚至想念后方的亲人、家人,想念后方工作的战友,大家心理疏导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一些心理辅导,专门针对这些出现的情况做心理辅导,能有效缓解大家紧张和悲观的情绪,能更好的为抗震救灾做出贡献。

主持人:张医师您作为医疗队的队员,也要承担这样的工作?

张昕:对,也有一部分。

主持人:给您印象最深的,或者您觉得面对这些救灾官兵,对于他们的医疗,回想起来,哪些印象比较深?

张昕:我们所在的地方相对来说存在两个极端。小鱼彭州,小鱼洞镇是我们的驻扎地,我们那个地方人口密度不大,而且灾情不是特别严重,所以说大量的这种外伤和死亡的现象不太多见,但是我们紧接着往北一点,有一个地方叫银厂沟,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那个地方第一个死人非常多,第二个房倒屋塌的现象也很严重,所以从沟里撤出来的部队面临的这种心理应急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

再一个,很多战士们因为当时高强度的连续作业,再加上当时我们的挖掘机械进不去,很多时候是肩扛手提,都是用手在刨伤病员,这样的话造成小的外伤也是非常多,这个也是我们工作的主要重点。

主持人:的确一方面是面对受灾的群众,一方面是面对我们的子弟兵,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你们到达现场之后,这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心理疏导,还是医疗救治。从汶川回来之后,几位和当时合作过的救灾队员或者救治的这些救灾队员还有联系吗?

张昕:还是经常会有联系,跟我们一起合作主要有这么几种力量,第一个就是和我们并肩战斗的救灾部队,包括当时负责我们的物资和人员运输工作的,川藏兵站部的汽车团的官兵们,我们还一直保持着很好的联系。另外像防治队,防治队和部队的接触更密切一点,因此都是小分队的形式直接配到部队里面去,他们应该和部队的联系更多,这是第一类。

第二类就是民间救灾的志愿者,这些公益团体,有的也和我们保持了很好的联系。

第三类就是我们在当地救助的灾民以及我们依托的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这样一些力量,我们和他们也是有一些联系。

主持人:相信孙护士长从灾区回到单位之后和很多战友也都有联系。

孙娟:对。

主持人:我还知道您帮助过的那些群众,为了感激防治队、医疗队还赠送了很多礼品,这是他们民族特有的一种感谢的方式。

孙娟:对。

主持人:都有什么呢?

孙娟:我们今天带了两个哈达,因为当地的灾民大部分都是藏族、羌族的,赠送哈达是他们对客人,对感激的人最高的一个礼件。

主持人:我们从很多图片上也看到了医护人员带着哈达,这位他们增加了一份光彩。

孙娟:是的,这个哈达是我们当时从汶川撤离的时候当地灾民送给我们的。其实说是撤离,我们只是跟辖区的指挥部说了一声,和当地政府的领导打了一声招呼,打算悄悄走的。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出发那天,早上五六点钟,当地的一些居民就来送我们,一个送了哈达,另外还有当地的青稞酒,让我们非常感动。

主持人:当时带着哈达,捧着青稞酒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孙娟:在那里战斗工作了69个日日夜夜,对那个地方不管是当地的人,还是当地的风景,都是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也有一丝不舍。但是我觉得我们不管是怎样,为灾区的人民,还有为灾区的政府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自己内心也是觉得很踏实,很知足的。

主持人:我觉得您踏实这个词用的特别好,一方面是你们心里踏实了,再一个当地的群众,当地的官兵看到你们过去了,他们心里也是一份踏实。

孙娟:对。

主持人:范主任,我听说咱们当时到一线的保障是全院动员的,下到新兵,下到耄耋之年两位教授,也都到了一线,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范振平:当时天气也比较炎热,但是他们冒着酷暑到一线,到最艰苦的地方,我待的那个地方是北川,在那里我见到了两位教授。当时我们深受鼓舞,当地老百姓还有救灾部队看到我们这么大专家过来支持震区的工作,也非常感动。

主持人:对你们精神上也是鼓舞。

范振平:对。

主持人:二位感觉呢?

张昕:对。

主持人:肯定是医疗上的一种帮助,同时也是内心的一种激励。刚才我在介绍三位的时候,其中介绍到孙护士长的时候,您在汶川地震八周年的时候曾经做过回访。

孙娟:回去过一次。

主持人:给我们说说那个时候回去的所见所闻,应该是2016年。

孙娟:对,2016年我回去过一次,再回去看汶川真的和当时完全是两个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现在汶川回去以后看到到处都是新楼林立,而且本身川蜀的景色还是很美的,现在也都是山清水秀,非常环境优美的地方,而且本身汶川作为大禹故里,熊猫故乡,现在也有很多旅游景点,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整个的变化也非常的大。我这次回去还看望了我们当时救助过的群众,当时他们家的房子全部给震塌了,父母也比较年迈,身体也不是很好,以当时我们经常给他们送点药,去看望一下他们。所以这次回去的时候,两位老人身体都还不错,都还健在,看到我们以后也是拉着我们,我们双方都是热泪盈眶,因为八年了,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国家有精准扶贫的政策,当地的政府也给他们盖了新的楼房,搬到了新居里,所以他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另外我还去了汶川大地震的纪念馆,在这个纪念馆里让我特别难忘的一幕就是展厅里看到了我们当年用过的军医背囊,因为这个军医背囊是每天基本上都会背着它上山下乡,走村入户,算是我们亲密的伙伴,所以当时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真的是觉得一下子回到了当时救灾的日子,非常感动。

主持人:回访这些被你们救助过的群众,他们的那份感动,我们能理解,刚才您说你们内心也有一种深深的感动,你们这个感动来自哪儿?

孙娟:因为我觉得作为军人,听党指挥,哪里需要去哪里,这是本来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防治队的队员,有这一份经历,一个是给自己的军旅生涯有了一个浓墨重彩一笔,另外就是有了这份经历以后,在这份经历中我学到的奋斗奉献的精神,我觉得这一辈子都会伴随着我,鼓舞着我。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在抗震救灾的纪念馆当中看到了背囊的实物,您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几样实物,也是那个时期特有的,给我们讲讲它背后的故事吧。

孙娟:好的。

主持人:有一个爱心客票,据说还是手写的。

孙娟:这个爱心客票是我们从成都返回北京的时候,机组的人知道我们是抗震救灾的参与者以后,特意送给我们的爱心客票。

主持人:打开看看里面的内容。

主持人:这个是手写的?

孙娟:对,我们队员的名字,航班号、座位号是手写的。另外他们机组的成员当时特意给我们送了一张手写的明信片,上面有他们给我们写的一段话。

主持人:一段话是什么?

孙娟:敬爱的官兵,为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为了北京奥运的顺利召开,您辛苦了,下面署名是全体机组,祝您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主持人:我想这也代表了全国人民对你们的一种感谢。

孙娟:对,另外带了一样是我们当时医院政治部,代表全院官兵给我们送的一份慰问信。因为当时在震区的时候恰逢端午节,这是端午节前夕院里给我们送去的一份慰问信,每一个队员都有一份。其实大家可能觉得这一封信短短就一页纸,但是对于当时在灾区的队员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和心理安慰。

主持人:的确可能就是一些小的物品,小的奖励,对于我们内心都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现在再看到这些实物,一方面是想到当时的场景,另一方面您觉得看到这些实物对您以后的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激励?

孙娟:今天能拿过来说明我们一直都珍藏着这些东西,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在我们心里这是一份很贵重的礼物或者说一个很贵重的物件需要我们珍藏一生的。现在作为医务人员,我们的身份不光是军人,还作为医务人员,把老百姓病人全心全意服务好,为官兵的健康服务好,也是我们以后应该做的。

主持人:军医,身兼军人和医生的双重的身份,军人有一种家国的担当,而医生是悬壶济世,这都是造福我们全人类的一种责任也好或者职业也好。范主任,我想请您谈一谈我们面临大灾,需要去救护,同时也面临大灾之后可能出现大疫,请您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讲一讲在预防大灾之后有大疫这方面关键点是什么?

范振平:因为我们是搞传染病工作的,传染病工作有几个要诀。第一就是控制传染源,第二就是切断传播途径,第三就是保护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工作的基本要点。具体到地震工作,还是比传染病工作要求更高,因为它破坏力更大,防疫工作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尸体料理方面,灾区群众的遗体还有动物的尸体暴露的一定要掩埋好,防止污染空气。而且掩埋要选好地点,如果地点选不好,把水源污染了,就会导致疫情的爆发。

第二点一定要保护好水源,不喝生水,不喝不明来源的水,如果出现水被污染了,喝了之后就可能会出现疫情。

第三点食物,病从口入,一定不要吃霉变的、变质的、过期的食物。

第四点控制好灾区的环境,把环境保护好,有些垃圾,粪便一定要消毒干净。

第五点引起传染病爆发的生物,比如苍蝇、蚊子、老鼠,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不让它传播疾病。

第六点也是比较基本的一点,如果想把传染病预防好,必须要做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看看周围的居民,还有救灾的官兵可能会出现什么病,做一些针对性的预防,还有对这些人进行健康宣教。如果能做好这六点,对疫情的防治可能会有基本杜绝。

主持人:同时能做好这六点,也是能最大程度确保我们的官兵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人民。

范振平:是的。

主持人:三位嘉宾,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回顾这十年,现在你们回想一下,包括结合你们刚才谈的一些经历,觉得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张昕:我想这十年应该是我们国家的军队卫勤力量飞速发展的十年,2008年应该是我们国家的的军队卫勤第一次成规模成建制的投入这种大规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里面,在2008年之后我们又有了2009年的舟曲泥石流,2010年的海地地震救援以及后来的庐山、雅安地震,以及2014年的远非抗癌行动,这一系列的行动当中,我们从2008年地震当中汲取到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以后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逐步发展壮大的一个宝贵经验的源泉。可以说2008年是一次实战,也是一次练兵。我们医院回来也做了一些总结,还出了几本画册。这是我们医院出的为救灾勇士当好防治卫士的画册,翻开这个画册,看看当时我们集结、出征到灾区展开医疗救治,展开防疫消杀的任务,以及回到驻地以后我们进行总结这样一些画面,好像这一幕一幕就在昨天。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十年来的感悟的话,我想这十年来我们从历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当中,从历次的执行抢险救灾急难险重的任务及处治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当中,所积累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经验,不仅仅是如何治病,如何组织,如何协调卫勤行动,更重要的是我们从2008年抗震救灾开始就锻炼出来的这样一种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我们都有信心,有勇气去克服它,去战胜它,去完成任务的一种精神品质。

孙娟:十年真的是很快,如果换成其他事情,我可能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但是抗震救灾这将近70个日日夜夜的每一幕,一直都在我的脑海里。我很庆幸有这份经历,也会在以后的工作当中用这份经历带给我的这种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去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军队、为国家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范振平: 2009年5月份,我们防治队也出版了一本书:《我在四川救灾的日子》。这个序是防治队的王副院长写的,大家看到这里面的图片,当时抗震救灾的情形历历在目。当时大家宣誓出发的情形,防治队队员每个人的照片等对我们来说都很有纪念意义。

这本书我一直珍藏在家里,每当看起这本书都很感动。像孙娟护士长说的,抗震救灾的经历永生难忘,我们对灾民的防治工作还有救灾部队防疫的工作,一直牢记在心里,从抗震救灾回来之后,我们干部医疗保障中心,专门为全军的官兵服务的,专门负责官兵传染病方面身体健康。相当于我的工作一直在为部队的防疫工作在做贡献,希望我们有信心把我们学到的东西用在防疫工作上,使官兵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好为祖国做贡献。

主持人:我知道三位从汶川回来之后一直到今天,你们的岗位可能多多少少有一些变化调整,但是为兵服务,为民服务的心肯定是更加的坚定了。“5•12”护士节马上就要到了,虽然它是护士节,在这我也想借这个日子祝解放军302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也祝电脑前、手机前的医护人员节日快乐,再次感谢三位今天能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感谢网友收看我们的直播。再见!

微博话题